附:任正非:我流淚了! 150分鐘采訪完整實錄解密美國禁令下的任正非
作者 | 崔玉賢
出品 | 網易科技《態℃》欄目組(公眾號:tech_163)
“10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,對成功視而不見,也沒有什么榮譽感、自豪感,只有危機感。”這句話出自全球最大通信設備廠商,年收入超過千億美元的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之口。他還在不斷自我批判地問: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?
華為此時遇到的危機與任正非提到的“失敗”、“倒下”相比,可以說是小巫見大巫。在美國未出禁令之前,任正非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透露,華為今天碰到的問題早在十多年前就有預測,已經準備了十幾年。
事實上的確如此,早在20多年前華為就有了“藍軍部門”,主要任務是唱出對立面,虛擬化各種對抗性聲音,甚至提出一些危言聳聽的警告。“藍軍更多是戰略層面,戰略層面通過后,各級組織就會相繼開展。”曾經在華為擔任技術崗位的劉祺(化名)提到。
這些默默地在各級組織開展工作的就是華為的一個個“備胎”。用華為海思總裁何庭波的話來說,這些備胎的行動是悲壯的,因為他們做的產品可能永遠不會被啟用,成為壓在保密柜里的備胎。
關于備胎計劃的投入,任正非用了一句“太多了,都說不清楚了”來總結。他說每次匯報都是滿滿的幾頁紙,要不怎么會有8、9萬的研發工程師呢?
但也正是因為這些“備胎”,讓任正非在“美國禁令”之后,仍然風淡云輕低說出“影響微輕”這四個字。
不過,任正非在5月21日接受網易科技(ID:tech_163)等中國媒體采訪時表示,備胎之所以是備胎是因為在非常時期才拿出來用的,在和平時期還是要用主胎,不能隔絕自己。
“世界上最大的備胎就是原子彈,但原子彈從不輕易啟用。備胎在我們公司就是很正常的一種行為,剛好美國發禁令了,它是很難受的,做了那么多年。”
芯片:十年磨一劍
2019年5月16日,美國BIS將華為列入所謂“實體清單”,這意味著,沒有美國政府的許可下,美國企業不得給華為供貨。很快,高通、英特爾、ARM、安森美、泰瑞達等收到郵件要求禁止向華為出貨。
對此,華為則霸氣回應:這一決定會對于華為合作的美國公司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,影響美國數以萬計的就業崗位。而華為則會盡快快就此事尋求救濟和解決方案,采取積極措施,降低此事件的影響。任正非更是直接的表示,公司也早已做好準備,即使沒有高通和美國其他芯片供應商供貨,華為也不會有事。
隨后,華為海思總裁何庭波宣布啟用備胎計劃。據任正非透露,華為的備胎已經投產。
何庭波透露早在多年前,公司就做了極限生存的假設,預計有一天,所有美國的先進芯片和技術將不可獲得,而華為仍將持續為客戶服務。為了這個以為永遠不會發生的假設,數千海思兒女,走上了科技史上最為悲壯的長征,為公司的生存打造”備胎”。
而這十多年來打造的備胎因為美國的這個“瘋狂決定”,在一夜之間全部轉正。從而保證了華為大部分產品的戰略安全和連續供應。
據了解,華為海思成立于2004年,其前身是華為集成電路設計中心。任正非曾透露在成立海思時,曾對何庭波說過“我給你4億美金每年的研發費用,給你兩萬人,何庭波一聽嚇壞了。但我還是要給,一定要站立起來,適當減少對美國的依賴。”
當時任正非就提到了要減少對美國的依賴。海思十年磨一劍,不僅打造出了自主研發的麒麟芯片,與三星、蘋果PK的華為手機正是用了此芯片。除此之外,海思還有服務器芯片(鯤鵬系列)、基站芯片、基帶芯片、AI芯片、物聯網芯片等已經站在了世界科技產業的第一梯隊中。
據DIGITIMES Research發布的2018年全球前十大無晶圓廠IC設計公司(Fabless)排名,海思以75億美元營收排名全球第五。
華為之所以如此自信的拿出自研芯片,任正非透露除了砸錢之外,華為有1.5萬名基礎研究科學家。
據其介紹,華為至少有700名數學家、800多名物理學家、120多名化學家、六七千名基礎研究的專家、六萬多名各種高級工程師、工程師,形成這種組合在前進。
“我們自己在編的15000多基礎研究的科學家和專家是把金錢變成知識,我們還有60000多應用型人才是開發產品,把知識變成金錢。我們一直支持企業外的科學家進行科研探索。”
除了主要芯片華為已經實現了自主研發之外,華為還可以采購國產其他芯片廠商作為替代品。不過,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向媒體表示,對華為來說難的不是目前的芯片或者模塊這些消耗品,而是難在海思一些對外采購的服務,比如代工、封裝等方面。
不過,如果華為尋找了替代品,對于美國來說可能將損失上百億美元單子。來自公開數據顯示,2018年華為用于組件采購的數字達到700億美元中,其中大約110億美元用于包括高通,英特爾和鎂光科技公司在內的美國公司,這些采購都將在禁令開始后消失。
來自坊間的傳聞,其實華為從中興事件之后,華為就加快了“消A進程”(消除美國技術/產品影響),投入了一兩萬研發員工天天加班到深夜,節假日也不休息,在和時間賽跑,要求所有的消A項目都要在2019年年底基本完成。
據說華為現在的研發生產工作都要做兩套方案——消A的和非消A的,可以主備切換,華為早就做好了最壞打算。
因此,才有了傳聞,華為從2018年開始就已經在默默采購,準備了約1年的庫存,非關鍵部件的庫存備貨至少3個月。另外還大量扶持國內的供應鏈,盡量降低影響。
操作系統:最快秋天面世
在芯片企業之后,谷歌宣布將停止與華為的部分業務往來。谷歌將不再與華為開展需要轉讓硬件、軟件產品和技術服務的業務,但在開源授權協議范圍內的業務除外。
對此,業界不免有些擔心,畢竟華為手機很大一部分銷量來自海外,雖然谷歌的專有服務比如Gmail、YouTube對國內用戶來說并無太大意義,但對于已經習慣了這些應用的海外用戶來說,無疑是巨大的影響。華為手機如果因此停止了這樣的服務,與板磚何異?
華為隨后發表了聲明稱有能力繼續發展和使用安卓生態。華為和榮耀品牌的產品,包括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,產品和服務在中國市場不受影響,請廣大消費者放心使用和購買。
“但是對于華為手機來說,海外業務肯定受影響。”中國手機聯盟秘書長王艷輝表示。
數據顯示,2018年華為總出貨量2.06億部,實現了31%的增長,國內市場出貨1.19億部,那么國外就出貨0.87億部,華為手機國內外的銷售量將要持平。海外市場在華為手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。
如果海外業務受到影響,那么,余承東過三星蘋果、實現全球第一的愿景將有可能被擱置。而華為在全球的競爭對手三星和蘋果將絕地反擊,借此搶占市場。
雖然余承東已經提到華為除了自己的芯片,還有操作系統的核心能力打造。
華為CBG軟件總裁王成錄寫的《華為手機操作系統往事》中提到的操作系統便是今年在P30系列手機發布會上發布的“方舟編譯器”。編譯器是將程序開發用的高級語言轉換成機器指令的軟件,可以理解成軟件與硬件之間的橋梁。
而華為的方舟編譯器解決現有安卓這座橋梁并不順暢的頑疾,是對安卓真正深度的優化與革新。王成錄回憶道,對于安卓系統存在的很多問題,華為3年前選擇了一個比較激進的方案,替換安卓原生文件系統,用F2FS(Flash Friendly File System)文件系統來替換原生的文件系統。
有消息稱華為自研的操作系統將命名為“鴻蒙”,不過這只是華為操作系統的候選名。
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透露華為面向下一代技術而設計的操作系統OS最快在今年秋天、最晚于明年春天將可能面世。
“這套系統打通了手機、電腦、平板、電視、汽車和智能穿戴設備,統一成一個操作系統,兼容全部安卓應用和所有WEB應用。”余承東提到。
雖然華為有自己的“備胎計劃”,但業界仍擔心操作系統不同于芯片,是個生態工程,需要大量第三方應用軟件的配合,而這個工程不是一日之功。
而且,余承東也曾提到,華為操作系統是“B計劃”屬于萬不得已的時候才使用。他說,“畢竟后者太強,發展了幾十年肯定也不是吃素的,短時間內確實沒有辦法撼動他們,最關鍵的是華為擔心西方國家利用這些系統上的優勢壟斷,如果某一天對方不再給我們提供系統,我們的民族企業又應該怎么辦呢?”
AI-Native數據庫 軟硬件戰略升級
在華為北研所,華為發布了一個AI新戰略,實現了從“硬件”向“硬件+軟件”的戰略升級,而這個時間就像華為計算好似的,踩在美國禁令前一天發布。
華為面向全球發布了人工智能原生(AI-Native)數據庫GaussDB和業界性能第一的分布式存儲FusionStorage 8.0。
華為此舉被業界解讀為“接棒”Oracle。眾所周知,早在2008年我國就提出了去“IOE”化,所謂去IOE,就是在這三個層面對應減少對IBM、Oracle、EMC的依賴,這樣企業的數據系統就能避免受制于人。
而且,在人工智能時代,數據已經成為新的生產資料,誰擁有數據誰就擁有了“石油”。華為此時緊急發布AI數據庫產品的目的不言而喻。
據媒體報道,華為在2015年前就啟動ARM服務器芯片研發,只不過一直很低調。同樣,華為也沒有停止研發數據庫、操作系統等核心軟件的腳步。
20年未雨綢繆的“勝利”
以上所有的備胎都得益于任正非的憂患意識。
2012年,華為CEO任正非在內部講話中說:我們現在做終端操作系統是出于戰略的考慮,如果他們突然斷了我們的糧食,Android 系統不給我用了,Windows Phone 8系統也不給我用了,我們是不是就傻了?同樣的,我們在做高端芯片的時候,我并沒有反對你們買美國的高端芯片。我認為你們要盡可能的用他們的高端芯片,好好的理解它。只有他們不賣給我們的時候,我們的東西稍微差一點,也要湊合能用上去。我們不能有狹隘的自豪感,這種自豪感會害死我們。我們不要狹隘,我們做操作系統,和做高端芯片是一樣的道理。主要是讓別人允許我們用,而不是斷了我們的糧食。斷了我們糧食的時候,備份系統要能用得上。
其實,華為早在20多年前就成立了“藍軍部門”,主要任務是唱出對立面,虛擬化各種對抗性聲音,模擬各種可能的信號,甚至提出一些危言聳聽的警告。通過這種自我批評,為公司董事會提供決策建議,從而確保華為走在正確的道路上。
華為的藍軍代表了主要的競爭對手或創新的戰略發展模式。
而藍軍成立的原因就是因為任正非相信“惶者生存”的理念。他認為華為的競爭對手仍在“時刻的盯著”。如果不主動打破自己的優勢,其他人遲早會打破。
在此次美國禁令之后,華為運營商BG的一位高管表示早在10多年前,華為就在IBM指導下提出了業務連續性管理,雖然性能上短期不能媲美原有方案,但維持業務連續性沒有問題。
《華為基本法》參與者之一,曾經的華為六君子之一的A(化名)向網易科技(ID:tech_163)表示,中國企業很大一個問題就是不太關注軟實力投入,有錢買地買房,但對人才、技術和品牌管理的投入卻心里沒底,而這是支撐一個企業長期發展的軟實力。軟實力才能決定一個企業能跑多遠。
“任正非對軟實力有個正確的認識,所以才請我們六人做咨詢,后來請IBM做咨詢,最后是全球三十多個咨詢公司提供服務,一共花了300億咨詢費,這是他成功的很重要一點。而且他對軟實力的投入從來沒有動搖過。”該人士透露。
任正非的“惶者生存”讓華為在此“至暗時刻”有了光明。
關注網易科技微信號(ID:tech_163),發送“態度”,即可查看所有態℃稿件。
(原標題:Apple invites press to WWDC 2019 keynote...
(原標題:華為遭遇“封鎖令”,美國在懼怕什么?) ...
附:任正非:我流淚了! 150分鐘采訪完整實錄解密美國禁令下的任正非作者 | 崔...
(原標題:快訊!ARM回應“暫停與華為業務”報道:不便評...
網易科技訊5月21日消息,今日據《財經》報道,百度無人車正在尋找外部投資機構...
(原標題:華為渡“安卓劫”:四個選項一個比一個激進) ...